您好,欢迎来到博创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驿站 » 资本汇集 » 金融资本

电商巨头争食农村金融“蛋糕” 三大问题尚待解决

发布时间: 2016-05-09   浏览次数:
  5月9日,对于包括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今年以来纷纷抢占农村金融市场的这一热潮,沐金农创始人王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背后最大的动因在于,互联网信息化在推进,移动支付场景在普及,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利好三农政策的不断铺展所致。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手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此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
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所做的一个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16.8%的人认为需要钱,56.8%的人表示资金很紧张,而农户认为农村贷款不便利的占69.6%。

  2016年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就与京东集团签署了《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在“十三五”期间京东集团在贫困地区加大投资力度,主要用于生鲜冷链宅配体系建设,保证将贫困地区生鲜产品配送到全国
主要消费城市;在832个贫困县中选择200个县作为电商扶贫示范县,直接或间接帮助2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针对这些扶贫示范县,京农的农业 贷款会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率和额度。

  今年3月18日,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事业群成立,布局农村市场两年后,这一业务条线逐渐走向蚂蚁金服版图的中心区域。紧接着于21日,京东金融与险资合作的最新涉农贷款产品“京农贷-养殖贷”落地。两大互联网巨头紧锣密鼓地卡位背后,浮现出万亿农村金融市场逐渐清晰的机遇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计划在 2016 年投入 100 亿元发力农村电商, 建立 1000 个县级运营中心和 10 万个农村服务站,加速推进“千县万村”计划,公司有望凭借其资金实力及多业务协作开辟农村市场获得先发优势。

  不过,王曾认为,目前,农村金融尚面临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传统机构效率低下,线上理财平台亟需优质投资标。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审批流程冗长、放款效率低下,资金供应不足;农村典当行、互助会、抬会自有资金不足,风险控制水平落后、无法跨区域配置资金;农村个人放贷、熟人借贷规模小、合规性差,不确定性高;互联网金融平台流量成本高企,亟需拓展优质标的以满足线上投资人需求。

  二是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量资产无法获得有效识别和合理定价。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消费性金融需求在现有体系下无法有效满足;原料、农机采购、养殖种植、
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等环节的生产性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信用基础设施差、风控成本高,优质资产很难被有效识别和定价。

  三是农村千差万别,大量资产无法有效获取。不管是社区场景还是供应链场景或是互联网B2B等等场景,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资产获取都相对困难,不易获取相应的资产资金管理体系。

  据王曾介绍,为了控制风险,平台主要从资产资源占有、收入、生产经营技能、二三产业融合、还款来源多样化等多个角度选择最优质的TOP 20%-30%的农村家庭以及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切入,以“陌生人借款+熟人社群管控”的风控体系模式,实现智能化放款,并通过大
数据的积累获取行业标准曲线,进行行业动态评分系统的评分。

  “风控的核心要求借款人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项目;必须有地上作物未来收益权监管;农机等设备出租收益权监管;具备其他资产一并抵押。”王曾表示。


导航1 导航2 导航3 导航4 导航5 导航6 导航7 导航8 导航9 导航10 导航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