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博创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驿站 » 资本汇集 » 创投资本

创投之风吹向东南亚 中国资本主导

发布时间: 2018-05-19   浏览次数:
  物联网、AI技术、Fintech、区块链、共用单车......这几个近年来中国最夯的名词在东南亚也屡见不鲜。日前,记者在曼谷FYI中心参加了一场新创团队路演,Vesa、Darenta、Goldmint、Russolinfo、Devnetwork等多家东南亚及外国新创公司CEO到场推介项目,欲通过ICO募集天使轮资本。他们的项目亦涉及区块链、共用汽车、Fintech等领域。近年来,这样的场景在曼谷乃至东南亚各国越来越常见。 

 

自2015年,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后,中国的创投之风不仅横扫国内,也日渐吹向东南亚。东盟多国政府把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创新创业。「我们相信,我们的科技产品将改变世界!」这样的雄心壮志在早前或许会被当成一句玩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创公司成功上市,它正在慢慢变为现实。 

 

中国风险投资入注东南亚 

 

以泰国为例,据Tech in Asia报道,2012年,泰国获得融资的创业企业仅三家,但截至2016年7月,获得融资的初创公司的数量上升了20多倍,达到71家,其中顺利退出案例有八个。而在泰国乃至东南亚创投发展过程中,背后的中国资本力量功不可没。 

 

据媒体报导,2016年11月份以来的12个月内,风险投资公司已计划向东南亚地区注入超过35亿美元资金,东南亚成为下一个重点投资对象,其中不乏中国资本的身影。例如早前阿里巴巴收购Lazada 70%股份、腾讯全资收购泰国门户网站Sanook。「这几年来,整个东南亚创投的活跃度越来越高,中国大陆创投界蠢蠢欲动,都在准备向外扩张。」戈壁创投马来西亚合伙人蔡国豪说。据记者了解,中国风投公司戈壁创投早在2010年就开始布局东南亚,成为中国第一家东南亚VC。而在近期,戈壁又宣布在东南亚设二亿美元成长型基金。 

 

「东南亚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创投市场比较成熟,可以看到A轮融资,而在泰国和越南可能更多的还停留在种子期。」蔡国豪说。对此,泰国八鼎投资公司执行总监亢珊珊向记者表示,泰国创投市场虽不成熟,但潜力很大,这也是八鼎投资选择在曼谷落地的缘故。亢珊珊表示,她接触到许多中国企业,包括国企、民企、上市公司,大部分都展现出对泰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热情,特别是在国内的「一带一路」政策引导下,中国资本出海更是如火如荼。据她介绍,立足泰国的新加坡区块链创业企业Everex在今年7月份成功获得中国华立集团50万美元投资,这是中国民企涉足科技创投的又一典例,而八鼎投资也参与了Everex种子轮投资。「泰国有潜力的新创公司很多,投资成本也低,目前泰国民间资本创投发展尚未成熟,而中国资本过剩,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作为一个管道,对接两边资源,帮助双方实现利益最大化。」亢珊珊说。 

 

亢珊珊表示,八鼎投资的口号是「错过了中国的互联网,不能错过东南亚,」她期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VC可以助力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帮助东南亚实现经济转型与提升。而中国VC的力量近年来逐渐在泰国发挥,其中一大作用便是带动泰国创投。有数字显示,泰国四年来累计投资额增长了35倍! 

 

据Camia统计,包括阿里巴巴与腾讯,活跃在泰国的VC共有60多家。从投资数量上看,2013到2016年,最活跃的VC是dtac,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共投资22个专案。其次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孵化器公司500Startups,其在全球投资案例超过1400个。而它近年在泰国特别设立专注泰国市场投资基金500TukTuks。据悉,最初成立时的资金规模为1000万美元,现已扩大至1540万美元。此外,来自泰国本土的投资基金还包括TURE集团旗下的True Incube、Ascend集团的Ascend Capital等,甚至还有来自日本的GMO Partners、CyberAgent Ventures,以及来自韩国的Galaxy Ventures等。 

 

除了VC注入,泰国房地产大鳄也瞄准创投,包括阿南达房地产集团在FYI设立新创中心,泰国高端房地产商MQDC与TRUE电信集团宣布将在2018年年底正式开放TRUE数字公园,据说它将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同时也将成为东南亚地区私人企业投资的最完整的数字社会创新中心。 

 

印尼GO-JEK相当于中国摩的版的「滴滴」,Minspring相当于今日头条,Lazada与淘宝类似、Offpeak就像大众点评,EKO则类似于钉钉......在资本催生下的东南亚新创产品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中国版本,「复制中国」成为东南亚创业圈的一大特色。 

创业特色:「复制中国」 

 

「东南亚现在处于插旗的时代,回到以前,中国也是以复制的模式发展,这是通往创新的一段路,虽然模式类似,但土壤不同,即使复制,也需要适应本土。」蔡国豪表示,东南亚新创公司要把自己的模式做出特色,才能与别人比肩。「这里有更多人想变成马云,而想变成朱克伯格的人很少。」这似乎是东南亚许多新创业者的心声。十年前,中国想要往矽谷的方向发展,但发现矽谷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土壤,如今,中国无疑是东南亚最好的模仿对象,且似乎中国模式相当适应东南亚。 

 

「现在,中国的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都在全球范围内位于领先地位,很多把中国模式复制到海外的创业专案逐渐冒出。许多年前,Cope it to China取得了成功,我相信,Cope it to SE Asia也会同样如此。」八鼎投资的亢珊珊也十分看好东南亚新创走向复制之路。 

 

 

「比起竞争,中国企业更想与东南亚本地新创公司合作,因此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吸引这些外来投资者。当有更多的中国投资来到东南亚时,那将是东南亚更具创新力的时候!」蔡国豪说。


导航1 导航2 导航3 导航4 导航5 导航6 导航7 导航8 导航9 导航10 导航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