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博创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 产学研创新

双创模式下,中国高校如何借鉴国外名校的产学研融合之路? | 案例

发布时间: 2018-05-05   浏览次数:
    近日,我国量子计算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国产大飞机也成功试飞并取得540架的订单。高等教育该如何通过产学研融合助力国家经济腾飞呢?本文选取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区域一流大学各一所,看看它们在推动产学研融合方面都有什么好方法。

“全面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威斯康星大学’,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的发展理念值得深思。像威斯康星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无法被绝大部分高校简单复制,但是建设区域特色的“威斯康星大学”却是切实可行的目标。为什么要选择威斯康星大学作为类比?因为其办学理念是高等学校应该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与中国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建设区域特色的“威斯康星大学”是指学校依托地区资源,挖掘自身特色,建设区域内特色一流大学。而要想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高校紧贴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向,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产业的技术需求为导向。在这一过程中,产学研融合是高校建设的一大利器。那么,国际上的区域一流大学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呢?在这里,选取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区域一流大学各一所,看看它们在推动产学研融合方面都有什么好方法。

 

 

慕尼黑工业大学:以构建知识转化平台为中心

 

慕尼黑工业大学(简称TUM)是德国巴伐利亚州最古老的工业大学之一。成立于1868年的TUM,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并且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仍充满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产学研合作战略。慕尼黑作为德国及西欧中部经济、文化中心,有众多世界著名公司在此落户,丰富的企业资源是TUM制定产学研融合战略的依据。TUM产学研融合战略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构建知识转化平台为中心,并通过两种途径将这一思路贯彻实施:一是与企业及研究机构组成知识工业联盟,二是大力发展创业教育。 


注:

工业4.0: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

 

TUM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与工业的联盟,每年与企业及研究机构签署1000多份合作协议,并且与许多大型企业都建立了强有力的产学联盟,如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宝马、奥迪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与西门子合作成立的知识互换中心(Center of Knowledge Interchange,以下简称CKI)。CKI是倚重TUM的强项——医药和信息技术建立的,是一个合作伙伴之间知识互换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培养西门子所需人才的中心。

 

注重创业教育、向创业型大学转变是TUM的一大办学特色,同时也是其构建知识转化平台的第二种途径。其比较有特色的做法是五边形网络的构建(见图1)。TUM的五边形网络分别以科学家、学生、企业、校友、投资者作为五个顶点,创业者作为五边形内的一点,每一顶点(角色)与其他至少三种角色相互联系。这种网络的构建使得知识在学校、学生、企业、研究者(科学家)、投资者以及校友之间得到充分的交流和转化,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转化平台。

产学研1
 
 通过知识转化平台的建立,TUM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所需的产品,同时反哺创新研究,提升其活跃度,推动学校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TUM的知识转化平台是一个很好的高校通过创新推动发展的案例,值得中国的区域一流大学学习。在对地区产业支撑方面,大学与当地高科技企业建立强有力的长期的产学联盟,为其提供研究成果并协助其培养所需人才;在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大学可以扩大支持网络的覆盖范围,形成多角色参与的网络联盟,推动向创新型大学转型。

 

 

筑波大学:借力科学城进行产学研合作

 

筑波大学是日本筑波市著名的国立综合大学。该校为人所熟知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筑波科学城。筑波科学城总面积2.84万公顷,人口20万,科技研究人员1.3万余人,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300余所,是日本最大的高等教育与科研基地。该校发展产学研合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借力筑波科学城。

 

筑波大学作为科学城的中心,以其绝对的地理位置优势与科学城内的研究机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联系。通过这种合作,既培养了新的科技人才,促进了大学教育改革,同时也为企业开发了新技术、新产品,甚至为创造新产业提供了知识基础。

 

筑波大学内有一个专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中心——筑波工业联盟与合作研究中心(Tsukuba Industrial Liaison and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以下简称ILC)。ILC成立于2002年,主要负责六个方面的事务:支持所有辅助研究项目的开展,支持产学合作研究,支持学校科学研究转化为科技发明,搜集并提供技术种子和技术需求,支持当地(筑波科学城)产学研合作,实施旨在促进产学合作的调查、研究和计划(包括利益冲突管理制度)。除此之外,筑波大学还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知识技术转化中心——产业关系及技术转让办公室(Industry Relation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以下简称IRaTT)。它的作用在于加强大学、产业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2002年后学校专利发明数量的变化看出ILC和IRaTT对于促进产学研融合的作用,从2002年到2012年学校专利发明的数量持续增长,2012年的数量接近于2002年的4倍(见图2)。

产学研2


国内的大学在产学研合作中常常会面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的问题,如合作伙伴数量少、合作时间不固定等。而筑波大学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可以寻找并充分利用大学城、科技城、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资源,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并且不仅仅局限于当地,相邻省市、新开发地区,甚至国外有需求的地方都可以纳入考虑范围。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产学研规划推进中心,聘请专业的团队,并同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技术转让制度、利益冲突管理制度等,进而延伸产学研合作的深度。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借力区域“研究三角园区”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系统中的一员,在最新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美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9位。该校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市内,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杜克大学相邻。全美著名的“研究三角园区”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杜兰(杜克大学所在城市)和查佩尔希尔(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三个主要城市的交接地带,从园区到上述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所大学的行程都不超过半小时。充分利用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势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发展产学研合作的特色。“研究三角园区”内共有公司和各类组织140个,如微电子研究中心、生物技术中心、环保研究院、环境卫生研究所,并且还有许多著名大公司的科研机构,如美国通用电气、杜邦、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思科、索尼、爱立信等。

 

与依托于科技城的筑波大学不同的是,依托于区域的“研究三角园区”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是建立在校与校强强联合的基础上,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均是美国一流或区域一流大学,三足鼎立,产学研合作区的建立主要依托学校群;而筑波科技城的中心仅有筑波大学一所知名大学,合作区的建立主要依托企业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在充分利用“研究三角园区”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通过技术孵化器的模式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技术孵化器是指学校给予高科技企业使用校园内教职员、学生、专家学者的权利,帮助这些企业快速发展。在扶植高科技企业的同时,技术孵化器也增强了学校在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中的竞争力,迅速推广科研成果。这种依托学校群,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园区是我国区域一流大学可以因地制宜的。除此之外,高校可以不仅仅拘泥于和大企业的合作,更要把握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使之成为它们的技术孵化器。

 

从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以构建知识转化平台为中心,借力科学城,借力研究园区”是国外高校成功推进产学研融合、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建出自身特色的三大利器,也可以说是三个重点路径。构建知识转化平台、借力科技城、借力区域优势资源不论是对经济率先发展的欧洲,还是对经济发展的中心北美洲,抑或是对正在崛起的亚洲区域一流大学建设都有积极意义。一些具体的措施有: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知识互换中心,推进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充分利用以企业群为主的科技园区,充分利用以学校群为主的研究园区,建立专门的部门以及成立专业的团队等。然而,这三大利器及其衍生出来的模式不能被高校直接复制,根据区域优势资源、找准学校定位是借鉴的基础和前提,不同层次的大学可以制定不同的合作战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转载,若构成侵权等其他事宜,请联系删除。

导航1 导航2 导航3 导航4 导航5 导航6 导航7 导航8 导航9 导航10 导航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