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博创科技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服务 » 新闻动态

第七期《科技创新大讲堂》:创新创业与中国式众筹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 2015-12-31   浏览次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大院里有十个家庭,每家出一点钱,买了个缝纫机,缝纫机的使用规则特别简单,一个家庭用一个月,剩下两个月,谁家里有大的事情就给谁用。因为有缝纫机这个纽带,这十个家庭的关系特别好,而且在那个很穷的年代,这十个家庭穿得比较体面,在院子里地位高,信用感强。我们现在做的众筹,是上面例子的升级强化版”。12月17日下午,在科技日报社主办,科技部人事司、科技部青联协办的第七期《科技创新大讲堂》上,共同主讲嘉宾之一杨勇,用朴素的例子阐释着什么是众筹。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正成为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国家战略举措。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都提出开展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创新试点。而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鼓励发展众筹空间也成为坚持创新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重要内容。众筹成为创新创业中的热点之一,受到社会关注。

第七期《科技创新大讲堂》邀请我国著名金融学家、投资银行专家、中国企业投资协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小锋先生,中国式众筹推动者、北大“一八九八咖啡馆”董事长、金融客咖啡首席架构师、中关村互助众筹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畅销书《中国式众筹》作者杨勇先生共同做主讲嘉宾,主题是“创新创业与中国式众筹实践探索”。

何小锋教授认为,经济学第一假设,人是利己的,是自私的,中国式众筹并没有改变这一假设,而是在充分认识到这一本性基础之上改变了一个环节——把单次博弈中的取巧心理转化成为多次博弈中的利他心理,把人心中善的一面激发出来,让他相信利他的最终结果也是利己。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创新之一。

众筹的创新之二是降低投资门槛,让投资者和消费者同一化。众筹聚集众多的“小天使”(天使投资),中产阶级甚至以下的人也可以做“天使”。钱不多可以聚少成多,不差一个土豪,但是圈子里的人层次要很高,思想和无形资产很多,甚至具有稀缺性。众筹不止是以人为本,而且是以人才为本,人才IPO就体现了这个思想。

作为中国式众筹倡导者,杨勇在演讲中这么解释中国式众筹:中国古代有一种榫卯结构的房子不需要钉子,完全靠木头之间相互借力,但房子非常稳固。我们所理解的中国式众筹,就有点像这种榫卯结构,是熟人之间相互借力的艺术——互借社会资源、人才资源、物质资源。我们称之为“基于熟人圈子的筹资筹智筹人”。中国式众筹与集资有本质差别:集资是用大家的钱办自己的事,众筹是用大家的钱办大家的事。

中国式众筹也与美国的陌生人众筹模式不同,现在国内很多网上众筹都是学的陌生人众筹模式。杨勇不看好美国的陌生人众筹模式,他认为,中国有部分创业者缺乏更强的契约精神。陌生人众筹在美国比较简单,因为美国有很好的契约精神、很好的法律制度,有问题大家找律师。

在谈到众筹的实践与未来的发展时,杨勇介绍,在全球以及中国的众筹热潮中,以一八九八咖啡馆为发源地的中国式众筹独树一帜,特色鲜明,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继1898之后,金融客咖啡、北京儿童口腔防治医院、经心书院、花色优品、温哥华1029等众多众筹项目的成功,使“中国式众筹”理论在实践不断被验证,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

“中国式众筹不只是一种融资的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交方式。它缩短了投资者、运营者和消费者的链条,它让商业不只是经济关系,把曾经被简化的关系重新复杂起来,更接近事实本来的样子,让之前很多因为没有办法被量化而被忽视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它对于重构现代商业模式、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构筑中国信用文化和促进大众创新创业都有着积极作用”,杨勇在回顾众筹实践时,这么阐述自己的感悟。

本期《科技创新大讲堂》由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主持,科技部系统、相关科技企业、投资公司、高校、媒体等多个领域代表以及多位创业者,参加了本期大讲堂。


导航1 导航2 导航3 导航4 导航5 导航6 导航7 导航8 导航9 导航10 导航12